欢迎访问陪你跑
客服热线: -

陪你跑

运动装备专家

爬过终点与体育精神无关! [复制链接]

陪你跑 775 1
陪你跑
话题: 4451
回复: 4456
楼主



如何看待体育精神

4月29日的天津全运会马拉松项目,诞生了58年全运历史上第一块群众金牌。不过,这场全运会马拉松最受关注和争议的人物,却是在临近终点处几次跌倒又爬起的女选手。

赛后,很多跑友圈里就此事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褒贬不一,各执一词。究竟该如何看待体育精神?作者毫不避讳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你怎么看?欢迎文末留言。





2017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马拉松赛首次设立群众组比赛,与专业组比赛同场竞技、同等待遇、同等设立金银铜牌,开创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先河。



常规的比赛记录以及感谢的话,与我一同参加省体育局集训的队友们已经写了很多,我就不再一一重复。我想说点儿别的……


 

比赛已经整整过去4天,我才起笔来记录一下参赛的心情与感受,沉重远远超过了激动,因为发生在终点前的一幕,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位女子专业选手在32度高温且气候干燥、柳絮漫天的天津武清,在临近终点前10米处,因体力不支而倒地,而后又站起,又倒地,最后几米是爬过终点的。现场主持人高喊着“这就是体育精神!不屈不饶!”

 

这就是体育精神???

 

不!这不是!

 

在我看来,体育精神简单来说,应该等同于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更高、更快、更强”。但“更高、更快、更强”的背后是对于自己的修练,对于自己的身体、心智的有效把握。

 

事后,我询问了医生朋友,把详细情况以及视频资料给他看。医生朋友表示,这位女选手的内脏器官可能会因为这场比赛受了很大程度的伤害,或者说是永久性的伤害。

 

比赛是训练的检验,特别是在马拉松比赛中,几乎不会有超水平发挥,一切都取决于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以及临场的自我把控。


 

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不仅是指跑量、强度,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跑量、强度、技术、力量、拉伸、按摩、放松、睡眠、饮食、心理塑造等等。很多业余跑者,只是一味地强调跑量、强调强度,一开始确实有些效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疲劳与伤病的慢慢积累,到了一定的时间点就会爆发。有人曾经问我:“我以前都跑得好好的,速度也很快,怎么今早慢跑了几公里就开始痛了啊?”,这种情况太普遍了。


 

再来聊聊临场的自我把控吧。其实比赛的临场无非就是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是天气条件(天时),第二是赛道条件(地利),第三是接待条件(人和)。以此次天津全运会马拉松赛为例,赛道平缓,几乎无坡度,堪称完美。而省体育局在赛前集训、交通方案、住宿饮食各方面的安排也是面面俱到,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地利、人和都有了,剩下的就是首要因素——天时,也就是天气。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全运会当天32度高温+干燥+柳絮+无树荫遮挡,有人用“火拼”二字来形容这场马拉松赛,一点都不为过。

 

比PB成绩(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的配速慢10秒起步、进每一个饮水站补给、用海绵不断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在医疗站直接喝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补充电解质,我这样做了,我努力地奔跑,可实际情况还是比想象中糟糕。从10公里开始,就不断看见有人开始走路;20公里开始,许多人抽筋在路旁拉伸;30公里开始,专业运动员也陆陆续续开始走路,或者直接退赛。我顺利到达终点,比PB成绩慢了20分钟。


 

不怪天气,上天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就该平静接受什么,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甚至说是渺小的一部分。

 

“更高、更快、更强”是建立在自我修炼、自我把控基础上的,而不是自我伤害。

 

爬过终点与体育精神无关!

 

< END >


~ 作者:永远的雷吉米勒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运动健康」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