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跑步的故事、跑步的装备、跑得快长得帅的小姐姐。
我是姜涛,我在
新浪微博@姜涛Ginojiang
等你~
我尽量写短一些,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大家一直有误解。
Nike Vaporfly 4%的寿命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按照1899元的售价以及我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300km寿命这个说法,大概折合6.33元/公里,也就是你穿4%跑个10km,大概要花去63元,半马130元,全马260元…于是就有了如下的情况:
不懂的人看不明白,
其实是小姐姐穿着4%跑了10km
而4%的销售策略又是很保守的,或者可能是因为核心中底儿材料Zoom X的供应链确实是有些问题,从而导致大家很难买到4%,以至于一旦有了购买渠道,大家就都会想多屯几双,都担心很快磨损,然后又买不到了。
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屯4%
而且只要你穿过4%,或者你关注过这个鞋,你都能看到一些视觉可见的各种各样的大底儿磨损的惨状:
从上到下感觉就是:0.4%、1.5%、2%
以及更加触目惊心的拯救4%大底儿行动:
抹胶、贴胶布、钉掌…...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视觉可见的大底儿磨损是因为4%在大底儿中后掌外侧的耐磨橡胶位置太过靠内侧,对于一些后掌外侧落地或者内旋的跑者来说,落地直接磨损了Zoom X以及它外面薄薄的一层保护橡胶皮,而没有让真正的耐磨橡胶有效保护中底儿。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一个设计Bug,后面会再次验证这是Bug。
注意后掌外侧白色Zoom X
与地面摩擦产生的耗损
大家可以对比Hoka的Carbon Rocket
的耐磨橡胶分布
4%大底儿的磨损显而易见,但我认为并不止300km。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第一双4%今天拍的大底儿图片,应该是跑了250km左右。一开始的磨损会比较触目惊心,但大底儿外侧磨损到一定程度和角度,就能够让耐磨橡胶起到接触地面抗磨损了,就会减缓中底儿Zoom X的物理磨损。理论上下图中的4%光看大底儿还能再用200km没问题。单纯大底儿磨损我认为400~500km是OK的。
Zoom X的抗衰性问题会导致这款神鞋的运动表现降低,你能够感受到这双鞋会变得越来越硬,回弹会越来越模糊,这在我前两天开箱新鞋上脚的时候非常明显地感受到。随着4%使用的公里数、缓震、回弹、受力、压缩的次数增多,发泡材料的分子会发生物理衰减,这就和弹簧压多了会变得不弹甚至是变紧缩,海绵用多了就会变小一样,分子间的支撑力与形变力就会变弱一个道理。
下图中是我的两双4%,白色10km,红色250km,脚感差别很大,所以我认为300km的寿命,不是大指底儿,而是指Zoom X的中底儿材料。
至于碳板会不会衰减?我认为应该不是关键因素,碳纤维材料其实不是什么高科技新玩意儿,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军事航海、精密仪器、钟表钓具、汽车零配件几十年了,包括也应用在运动领域多年,足球鞋、篮球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即使是跑鞋领域也至少有20年了,本身物理属性上的科技难点在跑鞋适配这个领域已经不是问题了,很稳定,而且我相信Nike 不会自己做碳板,而是选择一个行业里最好的供应商来供货,Nike只是负责加工就好。
比对新鞋与老鞋中底儿纹路,
就知道Zoom X抗衰的问题
这里要说一下Zoom X。Zoom X是基于Pebax在一定配方及工艺下发泡后给到Nike的,Pebax技术及材料的拥有者是一家法国化工企业,而把原料加工成Zoom X的是一家英国的化工厂,在这个环节原料的利用率较低,耗损率较高,而且生产线及模具在ZoomX大批量投产之处在没有市场及产品长期使用检验之前,肯定规模也是有限的。而Zoom X在成型之后就会发到Nike全球工厂生产加工成为成品。我现在了解到的有中国、韩国、越南以及几个小型的工作室可以生产,小型工作室主要是针对于特供及限量渠道生产。
我习惯于透过商业产品看企业策略。
我相信4%作为Nike投入巨资及资源打造的中底儿材料的试验型、控量性产品,其实4%本身的品牌意义和验证意义才是最主要的。未来Zoom X在不断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配方及加工工艺,也就是说Zoom X在不断成长且愈发成熟之后,在Nike才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线、供应链,并应用在更多产品上。
这种进化与成熟会体现在我们能看得到的产品上,比如下图中的下一代5%或者叫Next%以及36 Turbo,甚至是谍照产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底儿后掌耐磨橡胶分布发生了变化,这也再次验证了4%大底儿中后掌耐磨橡胶设计的Bug,否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调整呢?
注意看5%的后掌耐磨橡胶分布及角度
大底儿耐磨橡胶的设计调整延展到了
36 Turbo上
甚至连谍照产品都是这样的优化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