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川内优辉,马拉松爱好者都耳熟能详。在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这位业余马拉松跑者代表日本参展,2小时8分14秒完赛,创造了惊人的历史。
然而,这位跑坛巨星却非常地低调近人。他没有强劲的赞助商,不为名牌跑鞋、饮品卖广告,拒绝加入实业团,这些年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公务员的岗位上,同时按照自己的方式训练,不但踏遍了日本各大马拉松的颁奖台,更多次代表日本出战世界级赛事,让职业选手也刮目相看。
2013年的莫斯科世界田径赛的马拉松赛
这位脸上始终带着傻气,看似再为平庸不过的公务员,是如何走上跑坛巅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的个人训练方式和跑步心得。
川内优辉的招牌动作
众所周知,川内每次出赛,不论大小赛事,都一定全力以赴,那极度扭曲的面部表情已成为了他的招牌。正是因为拼劲全力,他几乎每次跑完都会体力不支倒地,直接送入医院也不是一两次的事儿。但也正是因为在赛场上使尽了气力,他才一次又一次成功地突破了自己。
川内优辉以2:14:12摘得2016年万金石马拉松亚军
自小就跟跑步结下不解之缘的他,在就读高中时却因过于密集的训练备受伤痛困扰,一度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在日记上用“渣”来形容自己。直到考上大学,一切才出现转机。原来传统跑步教练信奉严格训练,根本不适合川内,甚至那套方法并不科学。
川内是个看起来超级平凡的大男孩,心内却住着一个时刻想打破常规的叛逆孩子。他安份守己,但却并不甘于随波逐流、受人所控。他之所以不加入实业团,为的就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完全按照自己所设定的时间表和方法去享受跑步这回事儿。他不接受赞助商,就是为了能不被任何人左右,只单纯为自己喜欢这件事而去做。他甚至不打算竞逐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因为他清楚自己在炎热的天气下,难以取得最佳发挥,他不会去苦苦依恋那道不属于自己的奥运光环。
2016年的福冈国际马拉松锦标赛
川内优辉夺得季军
川内优辉生于1987年3月,今年刚好30岁,自2009年初马以来的8年间,共突破过11次的210(即跑入2小时10分内),踏上过25次全马颁奖台的冠军位置,而在去年12月的福冈国际马拉松锦标赛中,他虽有伤员在身,却仍跑出了2小时9分11秒的好成绩,成功为他夺得了2017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男子全马代表资格。
2016年福冈国际马拉松
川内优辉前半程紧随领先集团
川内享受练跑的过程,但同时对胜负并非无所求,就是脚踏实地的训练计划以及实事求是的比赛应战策略。为了应战伦敦世锦赛、提早适应海外赛事,他定下了每个月都跑一次海外马拉松的目标,更于今年年初,在伦敦试跑了赛道。
川内优辉在6月3日举行的
斯德哥尔摩马拉松夺得第六名
“以赛代练”是川内与其他许多马拉松选手的不同之处。川内认为,大型赛事提供的环境条件能给自己很好的发挥机会,可以让他不断挑战自己的终极实力。再有就是,他相信每一场比赛都是一份经验,经验越多,表现就会越稳定。
你一定好奇,川内的高超表现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诀?
1、每日一练
许多职业选手都会每日两练,但川内认为,这对上班一族来说并不现实。与其早晚两练,不如集中火力,在早上或晚上一练,一来可以节省热身的时间,二来训练时也能更专注。这样不但比较有效率,在心理上也不会造成太大负担,避免因过度训练而对跑步产生怠倦感。川内自己就习惯在上班前的10-12点之间训练。
2、节假日跑山或超马训练
川内一直保持着每周日到山上狂奔个6、7小时的习惯,近年也开始超马距离(50km以上)的训练。他认为,这种超长距离训练能让身体适应疲惫状态,更容易从中获得跑者的high点。
3、定期加入速度训练
川内每星期都要进行最少一次1km为标准单位的冲刺跑,然后以这个时间作为参考指标来进行配速跑,例如:如果最快可以用3分10秒跑1公里的话,那么就应该以3分20秒以内的速度来训练。假如缺少这种速度训练,成绩就容易滞后;一旦停止了三数年,就几乎不可能追回以往速度,这样就实在非常可惜。
4、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川内强调,不要胡乱模仿别人的训练方法,尤其不要朝三暮四,看到哪种新兴潮流、听到什么名将用某套方法,就跟着去转换。任何训练方法,其成果都不会立竿见影,一定要有耐性。如今科技发达,训练方法层出不穷,最实际的还是应该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如果尚未见效就突然转变方法,恐怕一切又要重新来过。
5、留下美好的初马回忆
川内的初马是2009年在别府大分每日马拉松,成绩为2小时19分26秒,排名第20位。或许初马是他唯一没有尽全力去拼的赛事。因为他相信,只要初马留有余地,那么往后的赛事即便再艰辛,心底里都能保留对马拉松的一份甜蜜印象。所以刻意让30-35公里处的撞墙不在初马出现,这以后便更有信心面对每一场赛事。
总之,川内在体能和心理方面都对马拉松投入了100%,经过多番钻研、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并从中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跑道”。
*轻戳标题即可查看原文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跑圈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