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一种说法是: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应该有能力做到像婴儿那样的深蹲程度。这种说法认为,蹲是人体基本动作能力之一,每个人在婴儿时期都能蹲得很低,因此成人后也应该能够蹲到一样的深度,只是因为用进废退、缺乏练习,才失去了这个能力,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加以练习,就能恢复婴儿时期的深蹲状态。
美国国家肌力与体能协会(NSCA)提出另一种看法:是否婴儿能做到的,成人理应也能做到,而无需考虑其它客观条件?首先,让我们从骨骼结构、身体比例以及重心位置几个生理学角度来比较一下成人与婴儿间的差异性:
一、骨骼结构
婴儿时期的骨骼尚未发育成熟,为了保留生长空间,有些骨骼部分会类似软骨柔软、富有弹性,且骨骼间隙未完全愈合,比如:头盖骨,或是手、脚的指(趾)骨。婴儿的骨骼间距较大,因而比青少年或是成人有更好的关节活动度。
6个月、6岁和8岁的男性手指骨X光图
从青少年(左)与成人(右)的膝关节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右图的骨骼生长板(Growth Plate)已完全消失,而骨骺(Epiphysis)已闭合,因此关节活动度也相对变小。
青少年与成年时期的膝关节比较
从骨骼结构、间距对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来看,婴儿在做深蹲时自然比成人占有优势。
二、身体比例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在早期幼儿阶段,腿部占身体整体的比例不大。例如:小腿相对大腿的部分较短,结构上来说,会使得蹲下去时负担身体重量的力矩较短,受压较小,并易于维持。相比之下,成人就不容易蹲得比婴儿深。
幼儿至青少年身体比例变化
三、重心位置
把婴儿的动作标准拿来衡量成人,就如同拿成人的动作标准来验证婴儿是一样的逻辑。试想:如果认为婴儿可以蹲得很深,因此成人也应该能蹲得一样深,这就如同成人跑步可以跑得很顺畅,那么婴儿也应该一样跑得很顺畅同一个道理。
事实上,由于婴儿的身体重心远高于成人(婴儿的重心大概在胸椎第 12 节,而成人的重心在腰椎第 5 节),加上骨骼、肌肉以及运动能力尚不足,走路或跑步时多半儿会摇摇晃晃,我们就会认为其运动能力有缺失吗?
幼儿至成年身体重心比较
也有人反驳说:很多亚洲人从小就常常深蹲,长大后依旧保持这种能力,因此无法做婴儿深蹲是因为用进废退而造成的,和生理差异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成人作适当的训练,就应该能够回复到婴儿深蹲的程度。
但是这样的结论,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人体机能及结构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产生各种变化。虽然幼儿时大家几乎处在相同状况下,但是在经过各种外界因素的加入后,到后来会形成很大差异性。
足背屈
大部分健康的婴儿本身没有受伤史,保持完整的结构性,但是成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受过伤,从而对于运动能力造成影响。例如,因脚踝受伤会影响足背屈的活动度,进而影响深蹲的角度;或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由于运动而逐渐磨损、消失,进而影响动作能力。因此,骨骼肌肉功能降低、老化,都会造成成人在深蹲动作上无法与幼儿时期相比。
此外,人体的脊椎大致在 40 岁后会逐渐开始退化,时间本身就会造成人体能力的变化,如果再加上各种变数,比如:生活状态、饮食习惯等,更会增加在成人个体间运动能力的差异。
因此,婴儿深蹲本身是一个不可逆、综合性、持续性累积过程下的结果,一旦上述的众多因素介入,无论是自然成长后的结构差异、受伤的结果或是生活状态导致的功能退化等等,都会使得一些成人无法做到婴儿深蹲,这不该仅仅只以“用进废退”来做出的草率结论。
我们并不否认婴儿能深蹲是他们运动能力的表现,而是不应该把婴儿深蹲当成“蹲的标准”来衡量,认为任何无法达到这个标准的人就是功能失调。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精选干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