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田径协会的预期目标,到2017年年底,全国马拉松及路跑赛事将超过400场,到2020年超过800场,参赛人次超过1000万。
但,你真的跑对了吗?
慢跑是提升心肺功能最简单、肌群参与最少、技术性最低的有氧运动。但跑步前如果核心、臀部、大小腿肌群不够强壮,跑步时发力点、脚着地位置不对,都可能让你跑不久、跑不远,甚至容易受伤。
跑步要怎么跑才不会变成伤膝运动?跑步应该是前脚掌、还是脚后跟先落地?跑步时该跨大步还是跨小步?跑步声砰砰砰,就代表跑姿不正确吗?以下5个观念,我们需要先搞懂。
要跑得远、跑得久、跑得不受伤,跑步前强化身体的肌群非常重要。
每跑一步,膝关节、踝关节就要承受身体3倍的重量。许多人刚开始跑步才2、3个月,膝关节就疼痛不堪,大部分是由于下肢肌群不够强壮,或短时间之内就承受过度的跑量,产生过度疲劳所致。
跑步前必须先锻炼人体最基本的核心肌群,以及跑步时需要用到的臀部、大腿、小腿肌群肌。只有这些肌群强化了,跑步时维持身体重心及跑步的姿势才会正确,身体才不会以代偿的方式让其它部位肌群过度负荷,也能维持关节在正确的姿势下运动,相对才不易受伤。
跑步是行走的延伸,正确的跑步方式应是上半身维持直立的姿势,不可向前或向后倾,避免身体重心的偏移,造成背部肌群的负担,以及给踝、膝关节带来更多的冲击。
跑步时,上半身挺直、肩颈尽量放松,手肘弯曲成90度,两手握空拳摆在胸前,随着脚步前后摆动。除了可以平衡身体外,也能训练肩、腰侧的肌群。
跑步时着地脚的脚跟先着地,并快速移转到脚趾向后推蹬,力量从脚掌往上带动小腿、大腿再到腰部,并带动摆动腿。
摆动腿往前跨出的力量是以腰部的髋关节为中心,带动大腿、小腿,脚掌着地后,带动身体的重量向前转移,摆动腿变成着地腿,等重心位移至前脚掌时,再往后推蹬,如此反覆进行,就完成流畅的跑步动作。
注意跑步时必须放松腰部、膝盖以及脚踝,着地时膝盖应微微弯曲、避免因过度僵硬,直接承受跑步对身体的冲击。
当臀部启动带动大、小腿开始往前跑,前脚落下那一刻,该脚跟先落地还是脚掌先落地,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
跑步时该脚后跟先着地还是前脚掌先着地,其实取决于跑步时重心位移的速度。
——慢跑时身体重心位移较慢,且需维持较长时间的支撑,所以往往会先以脚后跟着地,约20-30%重心比重很快移转至中足,最后至前脚掌推蹬离地,交换脚着地。
——重心位移速度越快,脚掌着地的比重就越容易往前移,甚至最快速度时只用前脚掌着地,发挥踝关节推蹬的力量,使身体位移速度达到最佳状态。
一个好的跑者,脚掌着地时的比重与步幅的大小,均能灵活调整。速度慢,持续时间更久的慢跑,建议先以后跟着地(20-30%)快速移转至前脚掌推蹬,反复进行较长距离的跑步。当需要加速穿越或最后冲刺时,再改变脚掌着地比重位置以产生更快速度,争取最佳成机。
跑步时除了脚掌着地的重心比重外,跑步时要更省力、跑得更久、更远,跨步时步幅大小也是一大要点。
步幅的大小取决于着地脚推蹬的力量。推蹬的力量越大,身体重心位移速度越大,摆动腿就需要更大的跨步,才能维持重心以及减缓冲击力量,因此步幅也会越大。
——步幅太大并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比较省力。因为当重心转移时,摆动腿要花更多的力量往前跨;另外,步幅太大还会造成身体的重心与着地脚形成斜角,产生刹车现象,阻碍身体重心向前转移,不仅变慢,更会冲击膝盖与脊椎,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步幅太小则无法充分发挥着地脚推蹬的力量,浪费体能,无法产生着地脚推蹬使身体向前移动的最大效益。
要知道自己跑步时是跨得太大步或太小步,可以拍一段自己的视频,请教练在一旁观察,看看每次单脚推蹬往前时,身体重心在哪个位置,跨步时习惯跨太大步还是步伐过小,再有针对性地逐渐修正。
相信许多跑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跑步时,会听见其他跑者砰砰砰的脚步声。
事实上,跑步时不应该有过大的声响,跑步声音太大,代表身体肌力不足或重心前倾过度,将重心负荷在脚掌上所致。
当身体肌力不够,跑步时支撑不住全身重量,每往前一步身体重量完全压在脚底,跑步声就会很大。此外,当身体重心前倾,全身重量也会因重心带动,整个释放到脚底,接触地面的声响也会很大。
因此,跑步前必须确实锻练好全身肌群力量,上半身维持垂直、重心不前倾,跑步声响不过大,跑起来才省力。
3个动作锻炼核心肌群
更多精彩,尽在「精选干货-技能」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按照中国田径协会的预期目标,到2017年年底,全国马拉松及路跑赛事将超过400场,到2020年超过800场,参赛人次超过1000万。
但,你真的跑对了吗?
慢跑是提升心肺功能最简单、肌群参与最少、技术性最低的有氧运动。但跑步前如果核心、臀部、大小腿肌群不够强壮,跑步时发力点、脚着地位置不对,都可能让你跑不久、跑不远,甚至容易受伤。
跑步要怎么跑才不会变成伤膝运动?跑步应该是前脚掌、还是脚后跟先落地?跑步时该跨大步还是跨小步?跑步声砰砰砰,就代表跑姿不正确吗?以下5个观念,我们需要先搞懂。
要跑得远、跑得久、跑得不受伤,跑步前强化身体的肌群非常重要。
每跑一步,膝关节、踝关节就要承受身体3倍的重量。许多人刚开始跑步才2、3个月,膝关节就疼痛不堪,大部分是由于下肢肌群不够强壮,或短时间之内就承受过度的跑量,产生过度疲劳所致。
跑步前必须先锻炼人体最基本的核心肌群,以及跑步时需要用到的臀部、大腿、小腿肌群肌。只有这些肌群强化了,跑步时维持身体重心及跑步的姿势才会正确,身体才不会以代偿的方式让其它部位肌群过度负荷,也能维持关节在正确的姿势下运动,相对才不易受伤。
跑步是行走的延伸,正确的跑步方式应是上半身维持直立的姿势,不可向前或向后倾,避免身体重心的偏移,造成背部肌群的负担,以及给踝、膝关节带来更多的冲击。
跑步时,上半身挺直、肩颈尽量放松,手肘弯曲成90度,两手握空拳摆在胸前,随着脚步前后摆动。除了可以平衡身体外,也能训练肩、腰侧的肌群。
跑步时着地脚的脚跟先着地,并快速移转到脚趾向后推蹬,力量从脚掌往上带动小腿、大腿再到腰部,并带动摆动腿。
摆动腿往前跨出的力量是以腰部的髋关节为中心,带动大腿、小腿,脚掌着地后,带动身体的重量向前转移,摆动腿变成着地腿,等重心位移至前脚掌时,再往后推蹬,如此反覆进行,就完成流畅的跑步动作。
注意跑步时必须放松腰部、膝盖以及脚踝,着地时膝盖应微微弯曲、避免因过度僵硬,直接承受跑步对身体的冲击。
当臀部启动带动大、小腿开始往前跑,前脚落下那一刻,该脚跟先落地还是脚掌先落地,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
跑步时该脚后跟先着地还是前脚掌先着地,其实取决于跑步时重心位移的速度。
——慢跑时身体重心位移较慢,且需维持较长时间的支撑,所以往往会先以脚后跟着地,约20-30%重心比重很快移转至中足,最后至前脚掌推蹬离地,交换脚着地。
——重心位移速度越快,脚掌着地的比重就越容易往前移,甚至最快速度时只用前脚掌着地,发挥踝关节推蹬的力量,使身体位移速度达到最佳状态。
一个好的跑者,脚掌着地时的比重与步幅的大小,均能灵活调整。速度慢,持续时间更久的慢跑,建议先以后跟着地(20-30%)快速移转至前脚掌推蹬,反复进行较长距离的跑步。当需要加速穿越或最后冲刺时,再改变脚掌着地比重位置以产生更快速度,争取最佳成机。
跑步时除了脚掌着地的重心比重外,跑步时要更省力、跑得更久、更远,跨步时步幅大小也是一大要点。
步幅的大小取决于着地脚推蹬的力量。推蹬的力量越大,身体重心位移速度越大,摆动腿就需要更大的跨步,才能维持重心以及减缓冲击力量,因此步幅也会越大。
——步幅太大并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比较省力。因为当重心转移时,摆动腿要花更多的力量往前跨;另外,步幅太大还会造成身体的重心与着地脚形成斜角,产生刹车现象,阻碍身体重心向前转移,不仅变慢,更会冲击膝盖与脊椎,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步幅太小则无法充分发挥着地脚推蹬的力量,浪费体能,无法产生着地脚推蹬使身体向前移动的最大效益。
要知道自己跑步时是跨得太大步或太小步,可以拍一段自己的视频,请教练在一旁观察,看看每次单脚推蹬往前时,身体重心在哪个位置,跨步时习惯跨太大步还是步伐过小,再有针对性地逐渐修正。
相信许多跑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跑步时,会听见其他跑者砰砰砰的脚步声。
事实上,跑步时不应该有过大的声响,跑步声音太大,代表身体肌力不足或重心前倾过度,将重心负荷在脚掌上所致。
当身体肌力不够,跑步时支撑不住全身重量,每往前一步身体重量完全压在脚底,跑步声就会很大。此外,当身体重心前倾,全身重量也会因重心带动,整个释放到脚底,接触地面的声响也会很大。
因此,跑步前必须确实锻练好全身肌群力量,上半身维持垂直、重心不前倾,跑步声响不过大,跑起来才省力。
3个动作锻炼核心肌群
更多精彩,尽在「精选干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