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运动时感到身体不适但意念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要继续,于是在忽视身体警告的状况下,不仅运动表现会降低,更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虽然大家都知道身体长久不活动,容易像机器零件生锈般慢慢丧失功能,但有时过多的锻练反而更加伤身!
以下3种错误的观念,会让运动伤害的概率加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无法运动,请务必关注:
运动后身体酸痛就是有效果?
不少人认为,运动就是要达到腰酸背的程度,要做得有酸痛感才是真的让身体动起来,甚至为此特意选择自身能力尚无法承受的高强度高频率运动,然后接下来忍受好几天的酸痛。
其实,运动过度是一项大忌。尤其是当你很久没有运动时,在突然开始运动之初更容易受伤。一般的运动过度所造成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在运动后的2-3天发生,最长一周便会自然消除,而如果疼痛超过7天,那就无疑属于运动伤害了。但若是同一个部位反复疼痛,便要注意排除该部位或关节是否有受伤的可能性。
参考阅读:
除此之外,运动训练更重在持之以恆,一周3次的频率更胜于偶然单次的激烈运动,让身体控制在肌肉略有点儿酸痛甚至不酸即可。绝对不要因这ㄧ周少做一次运动,就在第二次运动时猛得加大强度来试图补回而运动过度,这种做法不仅会令运动伤害的几率大增,还会降低运动表现,影响训练效果,得不偿失。
运动受伤后,不痛就没事?
如果单纯以疼痛作为是否有运动伤害的评估标准,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个人受伤的状态不一样。对于慢性退行性的受伤,服用止痛药虽能缓和疼痛但并非长久之计,只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式应该要找到确切的伤痛位置,进行缓解、治疗、治愈的过程,而非一味地只是止痛消炎,掩盖问题。
有些人到医院找骨科医师治疗,当状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开刀的程度,就会选择定期服用止痛剂缓解疼痛,好像吃了止痛药就不痛了,然后经常性去吃,觉得身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其实非常有害,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师评估,选择适合的疗法,在病情尚未加重前代替手术,达到积极恢复的效果。
治疗后就完全康复?
在运动伤害发生后,找医生打针、服药、开完刀就真的算是痊愈了吗?其实不然。让该部位不疼痛只是基本,但在受伤的地方还未恢复好就开始剧烈运动,会让受伤的几率再次提高。因此,在治疗的中后期加入功能性训练相当重要,唯有在运动时适当控制强度,在治疗后锻练周边肌肉以防患未然,才能避免反复受伤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很多患者在运动后膝盖不舒服,冰敷及吃止痛药消肿后,膝盖总是有卡卡怪怪的感觉,有的还会发出喀喀声响,在诊疗后才发现是膝盖前十字韧带撕裂或是骨头受伤,最后通过增生注射治疗以及适度的康复,重拾运动能力。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应该已经康复后就立刻剧烈运动,还是要请专业医生评估后再继续活动。
——资料来源:康健、侯钟堡医师
“陪你康”助你摆脱三高
“陪你瘦”助你实现瘦身
“陪你强”助你提升耐力
如果你使用的是苹果手机和手表,建议安装“陪你跑”APP,选择适合你的计划吧!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手机,请关注我们,安卓版的APP正在开发中......
长按二维码安装APP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官网报名了解
好消息!
一次性购买3个月运动处方 9.5折!
一次性购买6个月运动处方 9.0折!
一次性购买12个月运动处方 8.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