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为了让半马成绩突破2小时,已经努力了一年多,但在尚未成功之前,却渐渐失去了训练的动力和积极性。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很多跑者身上都出现过,该如何应对呢?
从失败中学习更多
美国著名的跑步教练珍妮·哈德菲尔德讲述自己的经历:
哈德菲尔德表示: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能从失败中学到更多的经验,而不仅仅是重视在比赛中的学习。每次比赛后,将重点着眼于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思考在下一次比赛中,该如何修正这些错误。
如果你总是用完赛时间来定义你的表现,这不仅会削弱自身的信心,还会成为追求成功的障碍。建议可以使用数据(配速、心率、天气、课程、训练,健康等)来分析你的表现。
哈德菲尔德建议跑者,当比赛失败之后先思考以下5个问题:
1. 比赛地形
有些跑者在平地上能跑出好成绩,有些跑者则比较擅长弯曲的路面,找到自己擅长的地形,要么下一次专找这样地形的比赛,要么训练时着重弥补短板。
2. 比赛配速
首先分析自己在起跑阶段是否速度过快,因为这很容易导致跑者在后程乏力,难以突破PB。
3. 天气情况
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跑者表现,若在良好的天气情况下,跑者往往能发挥稳定;如果是高温湿热,对比赛结果会有较大影响。
4. 风向
在逆风中奔跑会耗费更多能量。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顺风的比赛,这样有助于稳定发挥。
5. 训练状况
要想跑出PB,就必须在训练周期内付出100%的努力,哪怕因为受伤或者生病耽误一周,都会多多少少影响最后的结果。
无论水平高低 调整训练计划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作同一件事,而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通过失败的比赛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之后,就可以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即使你已经有一些坚实的训练和比赛的基础,训练计划仍需要加入其它更高难度的训练,包括节奏跑、长距离跑,或各种间歇跑,以及山坡训练。
如果你过去没有练习节奏跑的习惯,可以从现在开始为接下来的目标设计一个具有结构性的训练计划。如果你已经在做速度训练或其它大强度的训练,可能你也需要调整训练计划,例如:加入轻松跑的内容。如果你的训练速度总是属于无法对话的无氧速度,那么每次训练后,会减慢身体的恢复,到了下一次训练或比赛时,就可能因此影响到最终结果。
重新检视训练计划吧!
赛前的准备时间足够吗?
周跑量是否太多或太少?
你是从何时开始练习长跑的?
......
*轻戳标题即可查看原文